只考3本书的985,8月才开始背书怎么背扎实4遍?每天不超过7h!_中山大学专硕_考研干货_众学简快官网-专注心理学考研,圆你名校梦-考研人帮考研人,我的今天你的明天

只考3本书的985,8月才开始背书怎么背扎实4遍?每天不超过7h!

 本文作者为众学简快2025级中山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学员覃同学,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大家好,我本科心理,二战,一战考的312。一战因为择校不当+不努力,直接就是初试结束就开始想着二战了,一战专业课176分。


二战的时候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个人意愿(比较喜欢学统计+不喜欢背书+想考专硕),
所以就盯上了中山大学,最后总分410。


专业课复习规划中山大学心理学专硕初试的参考数目只有三本:心导、实验和统计,在初试中着重对实验和统计进行考察。
正式二战的学习是在七月份之后开始的。


7月-8月底

因为开始的时间比较晚,这个阶段已经到了简快安排的强化直播课了,所以这段时间的任务就是赶在直播课之前,把相应的基础课程大致学一遍(看课本+看基础视频课),然后周末就跟着上直播课。


所以这个阶段就是基础+强化,同时自己整理相应的笔记资料,我还会自己再整理一些易混淆知识点辨析


但是其实建议大家早点开始,在7月份之前至少熟悉过一次教材。


这个阶段我建议大家多熟悉课本内容,尤其是心导,并且可以多眼熟一些不属于课本但是对于心理学领域而言又比较重要的内容,同时多积累一些可能会出现的名词解析。
我当时对额外重点的把握是直接上小红书搜索“XX课程重点”,对照课本内容和普遍认同的考试重点,把课本没涉及到的、个人认为重要的内容
在《普通心理学》课本或者大纲解析中多看几遍,做到能辨析、清楚大概意思即可。


实验在基础阶段就是多了解心理学实验的几个要点,大概了解一下心理学的实验风格和实验流程。


统计是最难的,它涉及到了一部分高级统计,而且不仅会从使用性考察,还会深入考察对于原理的把握,所以在基础阶段,需要尽可能地把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原理弄明白,不懂的内容可以积极问老师或者试试问AI。


如果有精力的话多啃啃课本,课本对原理的引入和描述都是比较生动的;也建议去看看专门的课程,摄取知识的速度比较高效。我觉得重点就是得多动脑,多寻思寻思这些方法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了解这些统计方法的是怎么推导的,深度理解推导过程之后,其实公式也就记下来了,使用前提这种也记的大差不差。


在八月份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背书。

心导真的是又难背又多,刚开始背书的时候进度不用太快,因为我发现背到考前还是背不下来的部分往往都是在背第一遍的时候偷懒没好好背的部分,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背第一遍的时候可以深深深深度的加工一下;因为我不是很会背书,所以心导第一轮背了很久(一个月)。


9月-9月中旬

在开始做真题之前,至少要先完成整体的一轮背诵;


八月完成一轮心导背诵之后,实验和统计的背诵压力就减少了很多,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实验相关概念和统计概念。


我的做法是:在背实验的时候,遇到和心导重复的内容时,把相应的心导内容再背一遍,加深对重点的把握。在背统计的时候,主要是还是集中在多看课本重点顺逻辑这个步骤上,多在草稿上自己给自己顺逻辑,动笔推导统计原理,开口背书统计的时间比较少。


9月中旬-10月底

9月中旬之后,简快发的初试真题到手了,重点就从课本转向真题。同时完成第二轮的背诵。背诵顺序依然是心导-实验(补充心导重复部分)-统计。

我建议在学统计的时候还是多自己给自己讲讲课,把逻辑捋顺。


每天花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写一到两题的大题。

我的做法是:选择题隔两天连一套;然后把学硕心导中的真题按照心导章节分类,根据心导背诵进度来针对性的练一下大题;专硕的题目针对性的题目比较少,尽可能地挑和背诵进度匹配的大题来练手。答得不准确不全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在对照的答案的时候认真反思一下自己写的和答案的区别,思考如何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改进,多练做题的手感和思考思路。
实验真题主要是多参考答案中的实验设计,模仿着写一些类型的题目,尽量隔一天写一道实验设计题。


统计真题出的五花八门的,大多数都要结合SPSS来对数据结果分析,遇到看不懂的结果图或者问题,我觉得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可以多问问老师或者小红书。统计题这个阶段写的频率可以稍微稀疏一点,重点还是在写完每一道之后,顺带搞清楚针对这道题的统计方法的使用方式和可能会出的考点。


中山题出的综合性很强而且答案给的很全面,所以刚开始写的时候非常吃力,可能会出现答案写不过五行的情况,但是没关系,在写真题的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反思。


11月-11月底

这个时候我开始三轮背诵,心导真的有点太多太难背了,每次实验+统计的学习时间加起来都没有背心导的时间多。


这个阶段主要是纯背+查缺补漏,这个阶段我的做法是自己稍微整理一下可能比较重要的额外知识与名词解释,尽量的加入心导的背诵当中。


统计这个时候逻辑和原理都顺的差不多了,也就可以开始大幅背诵重要的统计概念了;同时可以大量的练习真题中的综合题,掌握实验+统计联合出题的重点。
这个阶段末尾可以开始尝试专业课模拟考试训练,多练练思考速度和写字速度。

但是这个阶段对于专业课的学习还是集中在真题练习上,没啥好说的反正就是写,写完反思。


12月-初试第四轮

背诵。前两周背心导,后两周实验+统计。最后一个月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时间会被大量压缩,因此在进入十二月份之前,我建议至少大致刷完一遍专硕真题+部分学硕真题。
我在最后一个月的每个周末都会进行模拟考试,每次考完也是认真的思考自己反复错误的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没在时间内写完试卷以及如何在下一次考试中规避这些问题。


除了模拟之外,在这个月几乎没有额外的真题练习时间,我觉得对于真题的练习在精不在多,考点都是固定的,所以不同题目之间的互通性还是很强的。我觉得在中山的初试当中,学会触类旁通很重要,因为它考题灵活性很大,但几乎都围绕着基本知识点,所以在前期的时候认真捋顺逻辑很重要,而且在写题后的反思也很重要。
在这个阶段主要在最后的查缺补漏背+限时训练当中。


总的来说,整个备考过程,心导是完完整整背了四遍,和实验部分重复的内容背了大概六七遍,实验也是四遍,统计是两遍顺逻辑+两边背概念,心导背到第三遍的时候整理思维导图;

专硕真题完整写了一遍,少部分题写了两遍,学硕题写了近几年的65%左右的题。

我觉得针对中山的出题规律来说,重在理解同时带点背诵,心导考课本原题很少,实验统计考的五花八门,所以我认为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精”,在深度加工的情况下好好背书好好写题,把写过的全弄会,我觉得就已经复习的很到位了!

 

关于心态

最后,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心态问题。我在二战的过程中没有太push自己,就是觉得能学就学不能学就拉倒。


每天先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因为我很喜欢睡觉,睡不好心情不好容易不想学习),再考虑学习问题。而且我自己是不怎么会做今日计划的,每天学习时长也不多,从七月到十二月的总体日均学时间没有超过七小时,而且只有在最后一个月我的日均学习有超过9h,留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恢复时间。


同时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做计划,所以我每天学习科目的时间是根据自己的状态来决定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抓到哪本书就学哪本,学了一本学累了之后我就换个科目。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我的心情是愉悦的,不会因为疲惫影响学习状态。


所以我非常建议大家在初试备考的过程当中,适当的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放松自己,不要太紧张,学累了就休息,反正学了总比没学好。也不用太焦虑,学不懂的就放一会,等想学懂它的时候再拿起来学也没问题。心态很重要!


希望我的经验对大家是有用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