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众学简快2025级苏州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学员吐司同学,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大家好,我是25级考苏州大学应用心理专硕的吐司学姐,专业课275分,总分426,排名第1。
我是一个非严格意义上的二战考生,两次跨考研究生,第一次是新传391分与一志愿差一分,第二次就是心理学第一名上岸。当时有很多人劝我调剂或者二战新传,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放下过去,从头开始学习心理学。
一是因为新传并非自己追求,比起信息和传播,我对人的想法情绪影响等更感兴趣,也更愿意去研究;
二是自己算是比较高敏的人,平常就会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也帮助了身边的人,他们的正反馈也让我变得更自信。
在这种内部兴趣和外部鼓励下最终我决定在毕业,甚至工作了大半年后重新出发,去学习心理学。
一、 全年各阶段复习规划
1-3月
专业课:每天3-4h。一轮看书。一天看2章书。基本上30min看书,1h知识精讲,30min自己做思维导图。
英语:每天背100个单词,跟完语法长难句课程
4-6月
专业课:每天大概4-5h。一轮看书结束+二轮复习。一天复习2-3章书。结合大纲解析一起看书,巩固思维导图,每天早晨默写前一天的框架。跟实统测基础营,掌握实统测知识。6月底前完成二轮看书,准备开始看强化课。有时候我还会看简快b站的公益课去听听。
英语:1小时左右。4月依旧在背单词,以及看完阅读方法论;6月开始做阅读真题2012-2020年(隔一天做一篇,2个月完成)
7-9月
专业课:每天6-8h,跟着强化课的进度,开始一轮背书和练题(每上完一周的强化课,下一周就背相应的内容,我会把强化课进度写本书,然后后边标记我的背诵日期),9月份还上了实统测拔高营,加深实统测知识。真题合集到了后我会在框架上标注真题考过的内容,这样更方便抓重点。
英语:1.5-2h,做阅读真题。8月份开始二刷阅读+开始做小三门,2012-2020年基本上一周一套卷子,一天做阅读,一天做小三门,2~3个月完成政治:1h,开始听课和做1000题
10-12月
专业课:每天8h+,大概6-7h背书,1h左右练习,白天背书,晚上我用进阶题测里面的题来检查自己,大概9月份开始我就开始自己练题了,后边几乎每天都有输出。11月12月参加了两次模拟考,我的两次成绩233,265,也找督导进行了整理和复盘,最后专业课275分又更近了一步,所以感觉模拟考还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可以检测出自己的水平。
英语:2h,英语从11月份开始全真模拟了,21-24年的真题,基本上一周模拟一套,接下来的每天核对答案和复盘。政治:2h,肖四肖八腿四腿八的选择题,一天一套吧大概,最后直接跟的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和9页纸,结合了肖四背。
二、 答题时间分配及作答技巧
专业课:我自己计算过按照300分需要在180分钟内答完,1分占0.6分钟,所以从分值的角度看,名词解5分,3min;简答10分,6min;论述20分,12min;案例分析30分,18min;实验设计30分 18min;实际作答时,先浏览一遍题然后按顺序作答,我基本上是6个名解和8个简答1h,5个论述1h,2个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1h,把专业课分成这三块,控制一下相应的时间,就不会存在太大问题。
政治:选择题30-40分钟,剩下5道大题,一道30分钟左右或者缩短点。
英语:做题顺序是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我其实大概也分成了3块,大小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小三门),其中作文和小三门最长不超过1小时,省下来的时间都给阅读。
三、 复习建议
1.明确院校和动机。
还是先建议大家明确自己考某个学校的动机,可以是因为地域、学历、题型等等,但是要足够说服自己,因为可能后期由于复习进度和考纲变化等,如果不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很容易被影响,但考研其实是需要一份坚定的。
2.结果导向。
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一定要检验自己的成果,比如看完一章书合上去问自己看了什么,一轮背诵要能输出框架,二轮背诵能掌握重难点和关键词,三轮背诵能用自己话说出来等等。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会自己骗自己,是真的学进去了。
3. 放弃完美主义。
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大量输出的专业课来说,最快的进步方式就是先做个垃圾出来。首先在背诵上,很多人一个知识点要完全背会了再进行下一个,这样其实效率不高,因为我们每一遍背诵的目的不是记住而是记忆,所以其实当下能复述个大概就往下接着背,这样背书不仅快而且随着记忆遍数增加,记住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了。其次在默写上,很多人也觉得要背会了再开始写,其实是可以随时开始写的,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用在意时间,只需要写就可以了,慢慢地就不会抗拒和害怕自己写不完,因为已经写得很顺手了。
4.学会自己积累。
网上的方法和经验很多,但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思考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我在学实验的时候,网上基本都是实验设计模板,但我发现我最大的难点在于自变量因变量怎么测,所以我每次练习完都会把自变量因变量单独整理,这样我一看到自变量因变量就有素材库去思考选什么方法测。
四、 简快给我的6大加分秘诀
1.高分秘籍
苏大是自命题且书单比较多,读纸质书是必要的并且书上的案例和拓展等能帮助理解,但是就背诵而已就比较繁琐了,但是高秘就是把主要的知识点都囊括进来了,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而且特别是标注了考过的真题,可以快速掌握重点。我把高秘拆开了做成活页夹,后续如果有补充的直接写在A4纸上夹进去,每本书也做了标签方便掌握框架,此外我还会在每个笔记上贴贴纸,我觉得就是一种正向暗示,可以调动自己背书的兴趣,因为我会觉得我背的不只是书,还是我的未来。
2.强化课
强化课是更贴近校区考情的,可以跟着强化课把高秘梳理一遍,知道不同知识点的时间分配,以及深入理解一些重难点。另外就是强化课的安排也比较合理,基本上两周一本书,我的一轮背诵就是跟着强化课的进度来的,等强化课上完,我的一轮背诵也基本结束了,后边自己可以按着这个顺序继续滚动复习。
3.真题解析
我用真题主要是三方面。一是把考过的真题在框架上标出来,可以一眼看出来哪个考的多,方便把握重点。二是用真题做练习,白天背书后,晚上随机翻开一页开始检测自己。三是我自己也用真题模拟了2次,可以感受下自己学校的题量,方便控制自己的答题速度。
4.学姐督导
因为自己是跨专业,而且准备考研时还在职,感觉自己平常的问题比较多,所以就选择了督导的服务。其实我在学习计划上是比较自律的,督导主要是在专业课答疑和给学习效果反馈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每次的督导都非常高效,基本上是根据我的需求进行的调整,能够解决我在考研中的很多问题,比如进度情况、时间分配、答题规范等等,另外就是这种针对性的反馈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还记得那时候专业课模拟已经不错了但是依然焦虑到哭,学姐也非常能理解,并且告诉我保持状态而不是为未知焦虑。总之不管在专业上还是心态上,我都觉得匹配到一个负责的督导学长姐真的是考研路上的坚实后盾,因为经历过所以比一般人更知道考研的艰辛。
5.全年答疑
答疑主要是在鹅圈子上进行的,不同的专业课有不同的圈子,一方面可以随时提问,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其他人的问题,我基本上就是提问后去做自己的事,等睡前了看老师的解答,也不会耽误自己的时间,还是非常高效的。
6.打卡平台
我从正式备考后就开始在平台打卡,我的打卡方式也很简单,一张番茄时钟的截图+一张我鼓励自己的图,其实也不在乎发给谁看,只是单纯的去记录自己的考研,还能因为打卡积分兑换礼物,我兑换了一个午睡毯和一袋荧光笔,感觉会因为这种小小的奖励而开心。图片
亲爱的考研er们,选择考研意味着这一年多我们都要与不确定性斗争,不确定自己的能力,不确定考什么,不确定能不能上岸,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是无法避免的,而能够缓解的唯一方式就是行动起来,时间在流逝,最好从此刻就开始。
学姐在求学的路上遗憾过也幸运过,但从来没有放弃过,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没有谁的结果是轻而易举能够得到的,你每一天的付出都是在积累胜利的资本。